2016-06-13
收藏
查字典数学网为同学总结归纳了高三数学空间直线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在备考中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作为参考。
1. 空间直线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异面. 相交直线共面有反且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共面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一平面内
[注]:①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射影一定是相交的两条直线.()(可能两条直线平行,也可能是点和直线等)
②直线在平面外,指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
③若直线a、b异面,a平行于平面
,b与
的关系是相交、平行、在平面
内.
④两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图形是一条直线或两条平行线或两点.
⑤在平面内射影是直线的图形一定是直线.()(射影不一定只有直线,也可以是其他图形)
⑥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长相等,则斜线长相等.()(并非是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
⑦
是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若
,则
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或异面.
2.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3.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下图).
(二面角的取值范围
)
(直线与直线所成角
)
(斜线与平面成角
)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
(向量与向量所成角
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锐角(或直角)相等.
5. 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的长度.
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相交(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
是异面直线,则过
外一点P,过点P且与
都平行平面有一个或没有,但与
距离相等的点在同一平面内. (
或
在这个做出的平面内不能叫
与
平行的平面)
以上就是高三数学空间直线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十几减8、7、6》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数数 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数数 数的组成 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数的顺序》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综合运用第四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整理》教学反思
2019-2020学年上册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教学案
三年级数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2019.12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综合运用 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2十几减 9》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数数与数的组成》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综合应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读数、写数》导学案教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第三课时》教学反思
一年级《加法》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