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3
收藏
一、逐渐提高逻辑论证能力
论证时,首先要保持严密性,对任何一个定义、定理及推论的理解要做到准确无误。符号表示与定理完全一致,定理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才能推出相关结论。切忌条件不全就下结论。其次,在论证问题时,思考应多用分析法,即逐步地找到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向已知靠拢,然后用综合法(推出法)形式写出。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直线和平面这些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的一个捷径就是认真学习定理的证明,尤其是一些很关键的定理的证明。例如:三垂线定理。定理的内容都很简单,就是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的阐述。但定理的证明在出学的时候一般都很复杂,甚至很抽象。掌握好定理有以下三点好处:
(1)深刻掌握定理的内容,明确定理的作用是什么,多用在那些地方,怎么用。
(2)培养空间想象力。
(3)得出一些解题方面的启示。
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用笔、直尺、书之类的东西搭出一个图形的框架,用以帮助提高空间想象力。对后面的学习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转化思想的应用
我个人觉得,解立体几何的问题,主要是充分运用转化这种数学思想,要明确在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有什么联系,这是非常关键的。例如: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即过空间任意一点引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为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即斜线与斜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
(2)异面直线的距离可以转化为直线和与它平行的平面间的距离,也可以转化为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即异面直线的距离与线面距离、面面距离三者可以相互转化。而面面距离可以转化为线面距离,再转化为点面距离,点面距离又可转化为点线距离。
(3)面和面平行可以转化为线面平行,线面平行又可转化为线线平行。而线线平行又可以由线面平行或面面平行得到,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同样面面垂直可以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线线垂直。
(4)三垂线定理可以把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垂直转化为空间的两条直线垂直,而三垂线逆定理可以把空间的两条直线垂直转化为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总结:以上就是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指导:立体几何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学过的知识,小编祝愿同学们在努力的复习后取得优秀的成绩!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数的思考》教案
五年级优质课《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题
2016年初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2016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浙教版)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方程与代数练习题
数学3.5分数连乘(1)练习题
初中数学知识口诀大全:解分式方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能力训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案
公开课《分数的意义》观后感
2016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2016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
教学心得 关于一年级数学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
六下数学第六单元《分数、小数基本性质,倍数和因数》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应用专项综合能力练习题
初中数学知识口诀大全:两点间距离公式
初中数学知识口诀大全:证等积或比例线段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整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
2016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人教版)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大小比较》第三课时教案
初中数学知识口诀大全: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总结提升练习题
八年级下学年数学期末备考模拟真题(湘教版)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新人教版)
数学3.4分数与分数相乘练习题
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数学3.3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2)练习题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北师大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