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9
收藏
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 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模拟购物。
谈话:快开学了,几位小朋友结伴到文具店购买铅笔。(教师扮营业员,几名学生上来购买)
2.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的几个问题:
(1)女孩、男孩一共买了多少枝铅笔?
(2) 女孩比男孩多买多少枝铅笔?
(3) 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铅笔?
(4)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铅笔?
表扬学生爱动脑筋,能主动提出问题。在解决了前两个问题 后,重点启发学生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探究40÷2的口算方法。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算出结果。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小棒,动手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2)引导学生根据分小棒的过程和结果,说说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计算“想想做做”第1题。
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题组比较,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
2.探究46÷2的口算方法。
(1)借助实物操作,形成表象。
先让学生独自分小棒,再到讲台前展示不同分法。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先分6根,每人3根;再分 4捆,每人2捆,合起来2捆3根。
第二种:先分4捆,每人2捆;再分 6根,每人3根,合起来是2捆3根。
教师相机增加1捆小棒,让学生 分,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体会到先分整捆较合理,从而为后面学习笔算除法的顺序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说46÷2的口算方法。(同桌互相说)
(3)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除以 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4)口算练习: 26÷2 69÷ 3 84÷4
3.学习46÷2的竖式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联系分小棒的过程,尝试用竖式计算。
(2)展示学生的竖式计算的不 同写法,通过交流明确正确写法。
(3)反思: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用自己的话说说笔算除法的方法是什么。
(4)计算“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纠正错 误的写法。
三、迁移推理,拓展新知
计算“想想做做”第3题。引导学 生比较在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体会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写法。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自己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鼓励学生用估计的方法解决问 题:杨树苗每棵十几元,松树苗每棵 二十几元,所以,松树苗贵一些。
高一下册数学期中复习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讲解
2016学年高一数学《向量与实数相乘》知识点巩固
高一数学下册期中必备直线与方程知识点
人教B版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圆与方程》常见考法与误区:数学篇
文学世界中有趣的数学诗歌
2014高一数学对数函数知识点
湘教版高一数学下册《向量的加法》知识点整理
高一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期中章节复习要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苏教版高一数学下册《空间几何体》知识点总结
趣味数学谈:谁才是动物界的数学天才
雷劈数:一个因雷电现象引发的数学发现
精编高一数学《直线与方程》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一数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
数字趣味谈:揭秘质数2的八大特征
高一数学下册期中第一单元章节复习要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趣味数学:唐诗天地中的数学论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扑克牌玩24点玩算术游戏
人教版高一数学第四章空间直角坐标系知识点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142857
2014年高一数学和差化积公式知识点总结
数字趣味谈:你知道0有什么含义吗
憨厚小熊来卖鱼,果然亏本了
高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空间几何体知识点总结
数学高一下册第一单元期中复习要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2016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知识点梳理
0和1的争执:谁是最小的一位数
最新高一下学期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册第四章圆的方程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