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2
收藏
不断努力学习,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才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下面是查字典大学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三数学第二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1、概念:三条边对应成比例,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
2、相似比:在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的比叫作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
3、全等三角形: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
例:
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
相似.因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
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因为对应角不一定相等,对应边也不一定成比例.
3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因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4、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
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5 、两个等边三角形呢?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3.三边对应成比例
4.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根据相似图形的特征来判断。(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边的夹角相等)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这是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引理,是以下判定方法证明的基础。这个引理的证明方法需要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证明)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5.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用定义证明)
绝对相似三角形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一定相似。
2.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腰三角形,如果顶角或底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3.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
1.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并且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也相似。
射影定理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推论
推论一:顶角或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二:腰和底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推论三: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推论四: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都相似。
推论五: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推论六: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与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部分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的比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注意:全等是特殊的相似,即相似比为1:1的情况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数学第二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家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有好的成绩。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22
高一数学面面平行的判定
高一数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1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1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14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19
高一数学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
高一数学不等式的性质2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的背景及其基本概念
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10
高一数学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一数学正余弦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15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16
高一数学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高一数学算法与程序框图
高一数学不等式的性质1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2
高一数学数列的求和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11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7
高一数学等差数列前n项和1
高一数学不等式的性质
高一数学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12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5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17
高一数学利用导数求最值与不等式的证明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备课课件18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