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8
收藏
第六册连除应用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二十三的第5-16题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一、计算练习
做练习二十三的第5、6、11题
1、 第6题,让学生独立口算,共同核对得数。
2、 第6题,让学生独立笔算,填出得数,集体订正。
3、 第6题,第一行指名板演,并要求学生说说怎样估算,第二行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估算,指名口答得数,共同订正。
二、应用题解题练习
练习二十三的第7-10题及第12、14、15题
1、第七题,全班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分别指名将两种不同的解法的综合算式抄在黑板上:
7200 ÷12÷ 6 7200 ÷ (12 ÷ 6)
=600 ÷ 6 =7200 ÷ 72
=100(箱) =100(箱)
让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不同。
2、第8题,先引导学生回顾除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然后再求。
3、第9、10题,先让学生读题,审题,比较两题的不同,第9题是连除应用题,第10题不是连除应用题。
4、 第12题,两道小题也要让学生对比着练,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说解法。
5、 第14、15题,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集体订正。
三、应用题补充条件、问题练习
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3、16题
1、 第13题,读题,明确条件,然后给予适当的启发。
2、 第16题,要求学生补充一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成为一道两步应用题;再补充另一个条件和问题,成为另一道两步应用题
3、整理和复习
复习混合运算式题、文字题和连乘、连除应用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的第1-3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文字题。
2、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解答这两种应用题,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
1、 混合运算式题
(1) 做课本第116页第1题及补充题
97-12× 6+43 29+187÷ 17-34
156-56÷ 4× 7 (350-275)×(19+25)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集体订正。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3题
左图是变化了形式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右图是以框图形式出现的混合运算。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出亿时结果。
2、 两步计算文字题
做第116页的第2题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求什么,必须知道哪两个数,再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计算,指名答出,共同订正。
二、复习连乘、连除应用题
1、 做课本第116页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画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
解答后,引导学生把它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
2、 练习二十六的第4题
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订正时,指名说说两小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综合算式的每一步求什么。教师归纳,指出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应注意的问题。
教后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说课稿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说课稿
西师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搭配的规律》说课稿
人教《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说课稿
《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与说明文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学数学第八册方程说课稿(北师大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简便计算》说课稿
《四则混合运算》名师说课材料文稿范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分类》说课稿
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数学说课稿:四则混合运算
省小学数学说课一等奖《激情奥运》说课稿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围棋中的数学问题》说课稿
“小数的性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说课稿
相交与平行说课稿
《三角形分类》讲课稿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精品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优秀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谁爬得快》说课稿(转自数学吧 )
《三角形的特性》四下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谁爬得快》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