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5
收藏
同学们进入高二要求背诵的公式也逐渐增多,为此查字典数学网整理了高二数学抛物线公式总结,请参考。
1.抛物线的定义摘
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抛物线。这个定点F叫抛物线的焦点,这条定直线l叫抛物线的准线。
需强调的是,点F不在直线l上,否则轨迹是过点F且与l垂直的直线,而不是抛物线。
2.抛物线的方程
对于以上四种方程:应注意掌握它们的规律:曲线的对称轴是哪个轴,方程中的该项即为一次项;一次项前面是正号则曲线的开口方向向x轴或y轴的正方向;一次项前面是负号则曲线的开口方向向x轴或y轴的负方向。
3.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以标准方程y2=2px为例
(1)范围:x
(2)对称轴:对称轴为y=0,由方程和图像均可以看出;
(3)顶点:O(0,0),注:抛物线亦叫无心圆锥曲线(因为无中心);
(4)离心率:e=1,由于e是常数,所以抛物线的形状变化是由方程中的p决定的;
(6)焦半径公式:
抛物线上一点P(x1,y1),F为抛物线的焦点,对于四种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分别为(p0):
(7)焦点弦长公式:
对于过抛物线焦点的弦长,可以用焦半径公式推导出弦长公式。设过抛物线y2=2px(pO)的焦点F的弦为AB,A(x1,y1),B(x2,y2),AB的倾斜角为,则有
①|AB|=x1+x2+p
以上两公式只适合过焦点的弦长的求法,对于其它的弦,只能用弦长公式来求。
(8)直线与抛物线的关系:
直线与抛物线方程联立之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当a0时,两者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和椭圆、双曲线相同,用判别式法即可;但如果a=0,则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或是和对称轴平行的直线,此时,直线和抛物线相交,但只有一个公共点。
(9)抛物线y2=2px的切线:
①如果点P(x0,y0)在抛物线上,则y0y=p(x+x0);
(10)参数方程
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了解某些常用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或物理意义,掌握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方法.会根据给出的参数,依据条件建立参数方程.
高二数学抛物线公式总结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二数学公式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高中频道!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整理复习
四年级数学找规律-搭配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底和高
四年级数学梯形
四年级数学认识对称轴2
四年级数学运算律2
四年级数学运算律1
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3
四年级数学找规律的练习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2
四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复习
四年级数学认识对称轴1
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2
四年级数学找规律-简单排列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课
四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乘除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
四年级数学几分之一课件
四年级数学图案的欣赏与设计
四年级数学统计图练习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分类1
四年级数学探索规律课件
四年级数学运用运算律简算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四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
四年级数学平面图形复习课
四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