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4
收藏
时间的脚步没有停歇,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总结过去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计划将来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特制订本学期的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九年数学的教学,提供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新学期,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是先摸清底子,稳住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学情分布情况,设计教学方法和培优补差计划,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使学生们迅速适应新一学期的学习环境,然后,尽快帮他们找到新的学习榜样,帮学生们树立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及创新意识,鼓励大家在新学期,获得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大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六章:
第24章:圆;第22章:二次函数;第25章概率初步;
第26章:反比例函数;第27章:相似形;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
四、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范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的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
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
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计划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简要复习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尽量兼顾大多数学生,注重整体推进。
4、 坚持以课本为主,要求学行完成课本中的练习、习题(A组)、复习题(A组)和巩固与练习,学生做完后,教师做适当的讲评,不做繁、难、偏的数学题目。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初三数学教学计划,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2017-2018学年六年级数学组上学期工作计划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的平移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角的认识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的平移知识点
精选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轴对称图形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百分数知识点
浙教版初三数学上册二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
2017年新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3单元重点汇总
湘教版初一数学上学期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公开课《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评课稿
2017-2018学年数学学科教研中心上册工作计划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知识点
小学数学观摩课学习总结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分数的意义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圆和扇形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数学广角——搭配》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浙教版初三数学上学期二次函数知识点
听课反思 听华应龙老师“分数的再认识”有感
省教育厅小学数学“名师送培”项目培训感想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知识点
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长方体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的认识知识点
初中数学为什么总是学不好?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故事 爱哭鼻子的小男孩儿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比较与作法知识点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射线和直线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倍数与因数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轴对称和平移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百分数的应用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时 《倒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