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3
收藏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下文整理了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图形初步认识
概念、定义:
1、 我们把实物中抽象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geometric figure)。
2、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solidfigure)。
3、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planefigure)。
4、将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net)。
5、几何体简称为体(solid)。
6、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7、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line),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point)。
8、点动成面,面动成线,线动成体。
9、经过探究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公理)。
10、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intersection),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pointof intersection)。
1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center)。
12、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公理)
13、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distance)。
14、角(angle)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15、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degree)的角,记作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16、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angular bisector)。
17、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的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18、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19、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这篇初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祝大家春节愉快!
高考数学函数概念与表示复习
高考数学猜题教案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基本题型回顾
高考数学复习统计1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复习
高考数学复习直线圆的方程
高考数学复习不等式的应用
高考数学复习充要条件与反证法
高考数学如何减少填空题失分
高考数学复习几何概型及随机模拟
高考数学复习简单的线性规划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常见结论详解
高考数学复习函数的单调性
高考数学函数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高考数学复习球
高考数学复习组合
高考数学复习排列与组合
高考理科数学专题划分
高考数学复习轨迹问题
高考数学函数的连续性及极限的应用
高考数学训练题与高考题的对对接
高考数学向量在立几中的三个妙用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指导
高考数学函数图象及数字特征
高考数学复习数列的应用
高考数学复习函数的极限
高考数学复习讲义
高考数学概率练习
高考数学复习统计
高考数学复习函数的概念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