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3
收藏
初一数学下册第二章知识点: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一、余角和补角:
1、余角:
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补角:
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二、对顶角:
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直线AB,CD与EF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八个角。其中1与5这两个角分别在AB,CD的上方,并且在EF的同侧,像这样位置相同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3与5这两个角都在AB,CD之间,并且在EF的异侧,像这样位置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3与6在直线AB,CD之间,并侧在EF的同侧,像这样位置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四、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补充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定义。
五、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六、尺规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这篇初一数学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祝大家春节愉快!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图形的相似(30)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数字的规律性变化(7)
中考数学复习之成比例线段相关中考题
中考数学复习之成比例线段相关中考题答案(附解析)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数字的规律性变化(2)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相似三角形基础概念(4)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成比例线段(1)
初三数学结课后四大有效复习方法盘点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图形的相似(28)
2014年中考第一轮总复习数学高分攻略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数字的规律性变化(14)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成比例线段(3)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成比例线段(6)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数字的规律性变化(15)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成比例线段(2)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图形的相似(29)
中考数学复习之成比例线段经典例题分析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数字的规律性变化(11)
中考数学复习之成比例线段随堂检测题答案(附解析)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数字的规律性变化(4)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数字的规律性变化(9)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成比例线段(4)
中考数学复习之成比例线段随堂检测题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数字的规律性变化(12)
2015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图形的相似大全
中考数学每日一练:成比例线段(5)
初中数学十大常见解题方法
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习题整理
中考数学复习之成比例线段拓展提高训练题答案(附解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