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3
收藏
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头脑空洞,不知从哪里着手开展工作。下文为您准备了初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的内容:
1. ▲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2.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P3 例;P8 2题;P9 7题;P35 2(2);P35 3题
3.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4. 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5. 做直角三角形的高:两条直角边即是钝角三角形的高,只要做出斜边上的高即可。
6.做钝角三角形的高:最长的边上的高只要向最长边引垂线即可,另外两条边上的高过边所对的顶点向该边的延长线做垂线。
7. 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8. 垂线段最短;
9.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10.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P7 例、练习1
11. 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12.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P17 4题
13. 平行线的判定。P15 例 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P15 练习;P17 7题;P36 8题。
14. 平行线的性质。P21 练习1,2;P23 6题
15. ★命题:如果+题设,那么+结论。P22练习1
16. 真、假命题P24 11题;P37 12题
17. 平移的性质P28归纳
这篇初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祝大家春节愉快!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精选综合练习题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法随堂练习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字母表示数课后练习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随堂检测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法练习题:第二学期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练习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民币的认识练习题:青岛版
2016年六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随堂练习题:下册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后训练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我们一起去游园》教案及反思
2015—2016学年三年级下第六单元面积练习题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新课标三下数学《位置与方向之认识平面上的东南西北和路线图》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自测锦集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题精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元角分课后训练题
2016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圆同步检测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小小设计师》教案及反思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与比例课后练习题测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总复习第六单元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同步训练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面积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练习题:下学期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同步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自测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