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3
收藏
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这篇2014年初一年级巩固数学知识点之一元一次方程,是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一元一次方程
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
2.等式的性质:
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
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
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化简方程----------分数基本性质
去分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
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
移项----------变号(留下靠前)
合并同类项--------合并后符号
系数化为1---------除前面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
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
(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
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
查字典数学网给您带来的2014年初一年级巩固数学知识点之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代数式课件2(浙教版七年级上)
4.2代数式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2.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课件(浙教版七上)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课件2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实数复习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2.2有理数减法(2)课件ppt
4.5合并同类项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平方根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课件2(浙教版七年级上)
2.3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课件(浙教版七上)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3.1平方根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曹扬课件
1.3数轴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4.1用字母表示数课件2(浙教版七上)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1.2有理数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1.2有理数课件
方程在图形中的初步应用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4.1用字母表示数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浙教版七年级上1.5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课件ppt
3.2实数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4.5合并同类项课件(丽水市莲都区花园中学)
1.3数轴课件1(浙教版七年级上)
合并同类项公开课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4.5合并同类项课件2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有理数的乘方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5统计图表小结》曹扬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7.1几何图形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