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3
收藏
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他需要我们对每天学习的新知识点及时整理,接下来由查字典大学网为大家提供了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望大家好好阅读。
一、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ax2+bx+c(a≠0),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0)顶点式:y=a(x-h) 2+k(a≠0),此时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P(h,k)交点式:y=a(x-x1)(x-x2)(a≠0)仅用于函数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x1、x2为交点的横坐标,所以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A(x1,0)和 B(x2,0)),对称轴所在的直线为x=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h=- ,k= ; x1, x2= ;x1+x2=-
三、二次函数的图像 从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属于轴对称图形。
四、抛物线的性质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x = -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是抛物线的顶点P。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 , )。 当x=- 时,y最值= ,当a>0时,函数y有最小值;当a<0 y="" -="0时,P在y轴上(即交点的横坐标为0);当Δ=" b2-4ac="0时,P在x轴上(即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即形状)。"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 a="" a="" a="" 4="" a="" b="" y="" a="" b="" ab="">0); 当对称轴在y轴右边时,a与b异号(即ab<0 5="" c="" y="" y="" 0="" c="" 6="" y="ax2+bx+c(a≠0)与x轴交点个数与方程ax2+bx+c=0的根的判定方法: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对应方程有两个不相同的实数根;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对应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对应方程没有实数根。
五、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a≠0),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即ax2+bx+c=0,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参考四-6)
六、常用的计算方法:1、求解析式的时候:若给定三个普通点的坐标,则设为一般式y=ax2+bx+c(a≠0),分别将三点坐标代入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然后解此方程组求出a、b、c,再代回设的一般式中即可求出解析式;若给定有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最值,则设为顶点式y=a(x-h)2+k(a≠0),再找一点坐标代入即可求出a,再代回设的顶点式即可求出解析式;若给定有与x轴的交点坐标,则设为交点式y=a(x-x1)(x-x2)(a≠0),再找一点坐标代入即可求出a,再代回设的交点式即可求出解析式。以上方法特别要注意括号内的正负号。2、若求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让y=0,解一元二次方程所得的根就是交点的横坐标;3、若求函数的顶点坐标,用配方的方法或者直接套用顶点坐标的公式;4、若求函数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也可以用配方的方法或者直接套用最值的公式(同顶点坐标)。5、当需要判定函数y=ax2+bx+c(a≠0)与x轴没有交点时,需判定方程ax2+bx+c=0的Δ<0 x="" 0="" x="">0。对Δ的判定方法仍然是用配方的方法。
查字典大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推荐的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知识点归纳,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知识点总结尽在查字典大学网初中频道。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初二数学期中考轴对称知识要点北师大版
2016年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随堂检测题:上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初一数学期中常考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整理
初二上册数学期中考勾股定理的应用复习要点必考
高一数学期中必考知识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小学五年级数学《商的近似值》练习题:第一学期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试题
2016中考数学复习:不等式组知识点总结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训练题:《加减法的关系》
2016-2017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浅见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案例分析
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标准差与方差重点资料
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试题
小学数学探究学习导控策略的研究
名师指点:高中数学的五大迷思
数学史的教育价值和具体应用
2016高一数学期中向量的数量积必考知识点
必备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证明知识点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线和角》练习题精选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应用题练习
2016中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复习:不等式的解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计算专项训练
小学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探讨
2016年高一期中必考知识点:函数
高一上册数学期中必考知识点:集合有关概念
浅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