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4
收藏
一提到数学,就注定有一些孩子欢呼雀跃,但更多的孩子是眉头紧锁、情绪紧张。其实,学好数学甚至玩转数学并非一件难事。既然谈到玩转初一数学,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究竟是怎样的庐山真面貌。首先,它在中考中占有42分的比重,大约三分之一,而且几乎全部都是大家能够得分的所谓简单题。第二,它包含着有理数、代数式、方程、全等三角形等多方面的概念和技巧。第三,它是后续学习分式、函数等重难点的基础。第四,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显著区别基本上都在初一这一年得到了体现。
从上面几点我们不难看出,初一数学的知识是中考时不困难的得分点,是后续课程的重要的基础,和小学数学有显著的区别。那如何才能玩转初一数学呢?
首先,要注意习惯的养成,不要刻意灌输知识点。对于刚上初一的孩子,改变习惯是最困难也是最有必要的一步。很多家长片面地让孩子多关注知识点、请很多家教,可孩子的成绩却不见提高,这时就要思考一下,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否成为了他成绩提升的拦路虎。好的习惯,大的方面应该包括课堂注意听讲、认真记笔记、每天和每周固定时间复习和预习、为学习做好规划等等,这些任务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应该都能顺利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些小习惯,比如遇到问题基本上不思考就直接寻求帮助、做题时总是心不在焉抠手玩笔、每次检查作业的任务都交给家长完成这些习惯不仅不容易改正,往往还容易由于家长的原因而愈发严重。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遇到问题独立思考、学习时拥有一定的自律能力、能够检查自己犯下的错误这些能力是重要而且必须的,这不仅需要孩子的努力,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第二,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要过分关注成绩的高低。初一数学无论从概念还是技能都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就体现了初一数学的重要地位。这种基础性体现在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整式的计算、方程思想的体现、简单几何图形的规律总结等多方面。一次考试的成绩很难将这些基础性地位的知识考查全面,而过于关注考试成绩一方面容易让孩子有一种学习就是为了考试的心态而忽略了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孩子对考试的内容过度关注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其他基础知识,这对一个初一孩子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其实,知识掌握好才能取得好成绩,而不是成绩高了就说明知识掌握得好,因为考试具有一定程度地随机性和运气成分。只有第一年注意知识的积累,才能在之后的考试中都取得好成绩,千万不可为了追求成绩而本末倒置。
第三,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最后又回到了这个传统的话题--做题。想学好数学,不做题是不可能的,做题可以让我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的速度,熟练解题技巧。除了学校规定的练习册之外,相信大家人手一本西城区的《学习、探究、诊断》,另外推荐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启动作业本》、《轻巧夺冠》这两个练习册,难度适中,题目有代表性而且不属于尖酸刻薄那一类,对大家提高成绩会有所帮助。
话说回来,所谓玩转无非是一种意境,学好初一数学需要习惯的帮助、需要知识的积累、也需要适当的练习。在这一年中,大家的每一点收获都会为中考成绩添砖加瓦,只要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
七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测验题(浙教版带答案)
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苏科版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之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2016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测试题含答案(北师大版)
苏科版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之轴对称的性质
苏科版初二上册数学同步练习之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精选2016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线与角》随堂练习题
必修一人教版高一数学幂函数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分式单元试题附答案(新湘教版)
2014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第一单元
图是高中数学的生命线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从克到吨》练习题精选
四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的关系》练习题:西师大版
高中数学制胜之术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加法运算律》课后训练题:上册
初一数学上册二单元有理数的乘方检测题(浙教版有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高中数学:四大解题思想很重要
《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课后训练题: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收集的小升初数学自我模拟检测试卷
2016年八年级数学上第2章实数单元试卷带答案(北师大)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高考数学答题冷技巧
高中数学的章节总结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第二单元
2016年秋季四年级上册数学《从克到吨》课后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页码问题
高中数学学习经验:重视改错工作
人教版高一数学指数函数教学计划参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