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3
收藏
一、 基本概念
1.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
2. 分类:
二、 解方程的依据等式性质
1.a=ba+c=b+c
2.a=bac=bc (c0)
三、 解法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成1解。
2. 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⑴基本思想:消元⑵方法:①代入法
②加减法
四、 一元二次方程
1.定义及一般形式:
2.解法:⑴直接开平方法(注意特征)
⑵配方法(注意步骤推倒求根公式)
⑶公式法:
⑷因式分解法(特征:左边=0)
3.根的判别式:
4.根与系数顶的关系:
逆定理:若 ,则以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5.常用等式:
五、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
1.分式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①去分母法②换元法(如, )
⑷验根及方法
2.无理方程
⑴定义
⑵基本思想:
⑶基本解法:①乘方法(注意技巧!!)②换元法(例, )⑷验根及方法
3.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都可用代入法解。
初三数学知识点 六、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一概述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学数学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具体步骤是:
⑴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⑵设元(未知数)。①直接未知数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一般来说,未知数越多,方程越易列,但越难解。
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
⑷寻找相等关系(有的由题目给出,有的由该问题所涉及的等量关系给出),列方程。一般地,未知数个数与方程个数是相同的。
⑸解方程及检验。
⑹答案。
综上所述,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实质是先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设元、列方程),在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导致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写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列方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列方程是解应用题的关键。
二常用的相等关系
1. 行程问题(匀速运动)
基本关系:s=vt
⑴相遇问题(同时出发):
+ = ;
⑵追及问题(同时出发):
若甲出发t小时后,乙才出发,而后在B处追上甲,则
⑶水中航行: ;
2. 配料问题: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溶剂
3.增长率问题:
4.工程问题: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
5.几何问题:常用勾股定理,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公式,相似形及有关比例性质等。
中考必备数学应试技巧
2016-2017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2016-2017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1
小学数学老师关于写论文有感 笨鸟先飞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让学生真正驾驭数学语言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三)》教案
2016-2017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
数学,离你生活那么近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二)
小学数学所有公式顺口溜!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一)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知识点总结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桃子》导学案教学案
小学1-6年级数学齐全知识点
中考数学命题的几种方式
初中数学基本定理(七)
五年级数学汇报课《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教案设计
规避中考数学命题三大陷阱
2017年高考数学复习稳步提升成绩的方法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导学案设计
2016-2017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心得 联系实际巩固知识
数学复习的三大点和三小点
初中数学《圆》知识点总结
2016-2017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工作总结3
初中数学《整式运算》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浅析
中考必备数学答题技巧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