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3
收藏
学好数学的关键就在于要适时适量地进行总结归类,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这篇2014年人教版初三数学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三)菱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4)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
2.s菱=争6(n、6分别为对角线长).
3.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4.对称性: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四)正方形定义、性质及判定.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性质:(1)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4)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
(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判定:
(1)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出有一组邻边相等;
(2)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出有一个角是直角.
4.对称性: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五)梯形的定义、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判定.
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
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2.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3.等腰梯形的判定: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对称性: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六)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并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梯形的两底并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七)线段的重心是线段的中点;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两对角线的交点;三角形的重心是三条中线的交点..
(八)依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
2014年人教版初三数学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
第三十四课和圆有关的计算
第三十三课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十二课不等式
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卷1
第三十课圆的有关性质
初中升学招生考试数学试卷3
第十四课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
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数学考试试卷
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8
代数综合A
初中毕业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卷2
第四课因式分解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联考试卷
第十一课应用题
第三十六讲空间图形的基本知识
第十七课概率
第九课方程组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试卷6
初中毕业数学会考(中考)
初中升学考试数学试卷
第三十二课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第三课整式
第十六课统计初步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卷4
第十九课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第二十五课比例线段
第六课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
初中毕业升学数学模拟试题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