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3
收藏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了初中数学推理与证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公理、定理、推论、逆定理:
1.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2.其他真命题的正确性都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3.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定理,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推论。4.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就叫原定理的逆定理。
二、类比推理:
一道数学题是由已知条件、解决办法、欲证结论三个要素组成,这此要求可以看作是数学试题的属性。如果两道数学题是在一系列属性上相似,或一道是由另一道题来的,这时,就可以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测其中一道题的属性在另一道题中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三、证明:
1.对某个命题进行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证明的过程包括已知、求证、证明
2.证明的一般步骤:
(1)审清题意,明确条件和结论;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3)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4)对条件与结论进行分析;
(5)根据分析,写出证明过程
3.证明常用的方法:综合法、分析法和反证法。
四、辅助线在证明中的应用:
在几何题的证明中,有时了为证明需要,在原题的图形上添加一些线度,这些线段叫做辅助线,常用虚线表示。并在证明的开始,写出添加过程,在证明中添加的辅助线可作为已知条件参与证明。
常见考法
(1)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进行推理,运用综合法、分析法,从条件和结论两方面出发进行证明;(2)在中考中,考查类比推理,先设计一个条件、结论明确的问题,以此作为类比对象,然后再对其改造 。比如,图形的变式,添加某些新的属性或改变某些属性,通过与原有问题的比较,推测新问题的结论与解决方法。
误区提醒
(1)不能准确把握几何公理、定理的内容;
(2)数学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在相互转化中出现表述错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中数学推理与证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能把数学学好,学精。
《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大数的改写和省略
求近似数(A)
《掷一掷》教学设计
《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教学设计
《画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8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说课稿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5课时)
体验·合作·建构 ──《植树问题》学习主题的反思再设计
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
第十课时改写和省略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7课时)
亿以上数的写法
《1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7课时)
《我会用计算器吗?》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
第十六课时大数的认识(复习课二)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4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3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