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0
收藏
一、仔细思考。
1. 从右边起,第六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第八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
2.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 )。
3. 用6、7、4、1、0、9这六个数字组成的六位数中最大的是( ),读作( ),最小的是( ),读作( )。
4.12时整分针和时针都指向( ),顺时针旋转900后分针指向数字( ),时针顺时针旋转900经过( )小时
5.80047620是由()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8在( ) 位上,表示8个(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近似数是( )。
6.一个数的十亿2、百万位、万位上的数字都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7.一个数由250个万和400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 8. 比最小的7位数少1的数是( ),比最大的8位数多1的数是( )。
9.28053880000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数字中的5在( )位,表示( )个( ),把它改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
10.一个九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7,十位上的数字是2,任意相邻的三个数字的和都是15.这个九位数是( )。
11.一个数的近似数是30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 )。
二、仔细分析,巧思秒断。
1.数位顺序表中,从左边起第五位是万位,第六位是十万位。( )
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3.火车在在铁轨上沿着直线行驶,可以看作平移。( )
4.50120000读作五千零十二万。 ( )
5.读数时,不管中间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
三、仔细斟酌,精挑细选。
1.个、十、百、千、万是( )
A.数位
B.计数单位
C.计数法
2.写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 )。
A.位数
B.数位
C.计数单位
3.在36后面添上( )个0,这个数是36亿。
A.4
B. 9
C. 8
D.7
4.下列四位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
A.606006
B.600606
C. 600066
D.606600
5. 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 )。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四、端正态度,认真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406
12030
245
360-3606
9018
56070
615
312-55-45
2.四则混合运算
(307-209)1125
276-(178+22)20
25335+186
324+18(537-488)
420145+260
184+(48-16)2
五、读读写写。
1.读出下面各数。
28800600读作:()
80120070 读作:()
906705008读作:()
30050007000读作:()
2.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850000 ( )万
82600000 ( )万
5600000000 ( )亿
3200000000 ( )亿
六、解决实际问题。
1.小军参加冬季阳光体育长跑锻炼,前两天共跑了1600米。照这样计算,他一个星期(5天)共可以跑多少千米?
2. 周日妈妈带小明去体育用品商店,一个篮球58元,一个足球46元,问:(1)小明想买1个篮球和2只足球,应付多少元? (2)如果这些钱用来买35元一副的羽毛球拍,可以买几副?
如何让孩子们喜欢数学
营构“双主式”数学课堂
兴趣•巩固•发展
亚太地区一些国家使用的小学数学教学材料
数学美的哲学断想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语言
浅谈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加强数学实验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思考
数学家庭作业分层
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语言教学
中学数学素质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争论未能达成共识
孩子们给我第三只眼睛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数学开放题的教育价值与设计艺术
小学数学的解题评价
谈练习及练习设计
一项具有光明前景的科研课题
课堂教学应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从课程功能的转变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关注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谈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
数学课堂讨论的点滴体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