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3
收藏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可以说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背后都是数学在后面强有力的支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 = 面积÷宽 宽 = 面积 ÷长
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宽 = 周长÷2-长 长 = 周长÷2-宽
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填土地面积单位时,比较小的土地面积(如:公园、体育场馆、超市、果园、广场)等一般情况下填公顷;(城市的占地、国家的面积、江河湖海的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平方千米。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注 意: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大家准备的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对大家有所帮助!
培养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提问
浅析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的点滴体会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小学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浅谈课堂提问教学艺术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运用
再谈小学数学作业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与对策
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情趣
数学教学:如何纠正学生数学计算中粗心的“毛病”
让自己出题自己做
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好概念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数学中比较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快乐教学的运用
个级、万级、亿级有计数单位吗?
浅议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数学新课程中的情感与态度
一年级数学教学总结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给数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射线和直线谁长
学生的好奇是数学教学的财富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求异思维
课堂的生命-关注学生的积极性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有效的复习
如何培养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检查习惯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