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1
收藏
对于初中学生朋友,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查字典数学网提供了2015年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kx+b (kb k、b是常数),其中是x自变量,y是因变量,读作y是x的一次函数,当x取一个值时,y有且只有一个值与x对应,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值与x对应,那么这个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表达式求解:
一次函数也叫做线性函数,一般在X,Y坐标轴中用一条直线来表示,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一次函数的表达方式一般都为y=kx+b的函数,叫做Y是X的一次函数,当常数项为零时的一次函数,可表示为y=kx(k0),这时的常数k也叫比例系数。常用来表示一次函数的方法有解析法,图像法和列表法。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分为点斜式,两点式,截距式。
解答一次函数的作法最简单的就是列表法,取一个满足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两个点的坐标,来确定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还有一个描点法。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通常情况下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即可画出。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点,新课程标准把三部分的关系提到了十分明朗化的程度。因此,应该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知识点进行辨析。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成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数的角度);从图像上来看,就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的值(从形的角度)。
利用函数图像解方程:-2x+2=0,可以转化为求一次函数y=-2x+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而y=-2x+2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所以方程-2x+2=0的解为x=1。
注意:解一元一次方程ax+b=0(a0)与求函数y=ax+b(a0)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是前者从数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后者从形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从数的角度来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是何值;从形的角度来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从而使方程组得出答案。
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2015年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IQ230的华裔数学家
生活中有趣的数学现象
高一下册数学第三章直线与方程质量检测题精编
看故事解数学题
2015-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中考数学复习方法(备考)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检测试题(北师大版有答案)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练习题及答案(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同步训练题(人教版)
最新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第26章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2016)
高一数学下学期三角函数公式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题方法(推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归纳
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实数
中考数学学习技巧(备考)
中考备考:如何快速提高中考数学学习方法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反比例函数
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26章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括号梳理
初二数学复习资料: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整理:初三下册数学第28章第1节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指导:二元一次方程公式
第27章第2节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下册数学
有趣的数学题及其答案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检测试题(带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