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11
收藏
这是小编为您倾心整理的八年级数学分数的加减法知识点总结,希望看完之后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谢谢您的支持,更多初二数学知识点,请继续收看【初二数学知识点】栏目。
八年级数学分数的加减法知识点总结
分数的加减法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这就是把分式的运算转化为整式运算。
8.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9.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须将分子作加减运算,但注意每个分子是个整体,要适时添上括号.
10.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12.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3课时数轴(1)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9课有理数加减法(1)
七年级2011—2012学年度镇江市第一学期数学第二次素质调研
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等式的基本性质集备教案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5课绝对值与相反数(1)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0课有理数加减法(10)
初一上册数学第一章教案:丰富的图形世界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1课有理数加减法(3)
沪教版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一)
2011-2012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8课有理数混合运算(1)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有理数第一课比0小的数(2)
湖北省数学初一年级年度期末练习
初一数学上册第五章复习教案: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2课有理数加减法(4)
2012~2013学年南长区期中考试初一年级数学试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导学案(冀教版)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6课绝对值与相反数(2)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总结复习(新版北师大版)
苏科版初一年级:线段、射线、直线(1)试题
2011-2012学年北京市昌平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6课有理数乘方(1)
2011-2012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3年蔡襄中学初一年级数学竞赛试卷活动
苏科版:6.1 线段、射线、直线(2)中考试题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有理数第一课比0小的数(1)
初一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13课有理数乘除法(1)
初一(上)数学第二章第8课习题课
2011-2012学年北京市大兴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