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8
收藏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的基本问题归纳
到了高三阶段,同学们就已经有了十二年的学习经验了,在这漫长的学海生涯中,经过历练和钻研,每个人都有一套独特的总结问题的方法,关于高三立体几何,也有几点总结,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立体几何中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个是求角度,一个是求距离。
1.求角度的问题:一般解法的关键是把所求角放在一个三角形里,最好是直角三角形,这样解三角形就可以了。一般的线线角都可以尝试这种方法,即若角不在三角形里,就注意角的两边,在两边上找到合适的点做出三角形后解此三角形。
求线面角和二面角一般是转化为线线角。这里一定要先尝试三垂线定理。个人经验表明至少80%的线面角、二面角题都靠这种方法,极少数情况下,若发现线面角和面面角可以直接转化为线线角(比如求二面角时发现题目已经给出一个垂直于两平面的平面C,那么此平面C与那两个平面的交线的夹角就是二面角)的话就直接求。而三垂线定理的核心在于那条和平面垂直的线,若题目中给了一条线垂直于一个平面的话就要特别留心加以利用,若没给就往往需要自己做一条。用三垂线定理可以把所求角转化为线线角并直接放到直角三角形里,是求线面角、二面角最常用的方法。
2.距离:记住异面直线的距离常常是没法直接求的!公垂线给了能直接求,公垂线没给的话可能一天也找不到它在哪里。常用的方法是找一个包含一条直线并与另一直线平行的平面,转化为线面距离,或者面面距离。但线面距离和面面距离有时也不好求,常见的方法是再转化成点面距离,然后用三棱锥三组底与高乘积相等的办法,即体积法可以求出点面距离。
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只要掌握了问题的核心,就是把所求问题化繁为简,这样接下来的求证部分就能顺理成章的完成了。立体几何部分是数学知识中独立存在的部分,和其他数学关系不大,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摸寻规律并掌握方法,就会学得很好。多练习多遇到不同体型是有效提高这部分成绩的最好的办法。
2016北京人大附中数学高一分班考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题2015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2014年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试卷(苏教版)
2015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检测题
高二数学寒假作业练习2016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有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易错题复习(青岛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练习(计算题)
2015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寒假作业分享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试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青岛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题(西师大版)
小学生六年级上测第一单元数学试题
2015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自测卷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西师大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练习题
2015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2015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附带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质检题(新人教版)
2015年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下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