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收藏
本节课教学时我主要运用操作实验法、引探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操作实验、观察、猜想、发现推导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全过程,从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然而此时,学生对立体的空间观念还很模糊,要注意加强实物或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长方体计算公式的理解。教学中,我先通过切开一个长3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和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看看它们各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引入计量体积的方法。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不能用切开的方法来计量物体的体积的。
于是我给了学生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放手让学生摆放出不同的长方体,并把长、宽、高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记录的长、宽、高,摆这个长方体一排要摆几个小正方体,要摆几排,摆几层,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体。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长方体所含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这一内容,比较抽象,教材中用6个小正方体让学生摆,只能摆3种,不利于学生找出规律。我大胆地让学生用12个小正方体摆,学生摆到了8种,并记录整理数据,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悟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这样做可能有人认为费时,但我认为这样做值得,因为这样做能让他们在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认知水平,提高了学习能力。
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发现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后,继续启发学生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这种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数学的吸引力。
精选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数和小数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随笔 反思我的课堂教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期中检测卷:上学期
初三上册数学灯光与影子同步练习北师大版
必备的四年级上册数学《线和角》课后练习题
精选渔夫和草帽的数学故事
精选小学六年级奥数题:父子年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知识要点
必备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运算定律
2016精选数学故事之蚂蚁救黑蛋
精选小学数学故事:数字、符号家族之怪事
精选小学生趣味数学游戏之迷路的人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合并同类项检测题
沪教版初一上学期数学角的比较与补余角教学计划表
精选小升初数学知识点之时间
精选小学数学文化之解应用题儿歌
必备小学生数学行船问题公式大全
苏教版高二上册数学古典概型教学计划格式(第三章)
精选小学生数学文化:发现数学定理
必备六年级奥数综合测试:汽车间隔
2016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线和角》练习题:冀教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课后练习题:四年级上学期数学
精选数学智力测试题之凶手是谁
最新小学生数学日记我爱数学课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整式检测题(浙教版)
精选小学六年级奥数题:注水问题
精选小学五年级最小公倍数问题奥数题及答案
精选2016小学六年级奥数题:运粮
苏教版高二上册数学互斥事件教学计划格式(第三章)
北师大版初三上册数学太阳光与影子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