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收藏
高考数学选择题比其他类型题目难度较低,但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解题熟练、灵活、快速、准确。现总结了十大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帮助同学们提高答题效率及准确率。
1.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2.特特殊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3.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采用极端性去分析,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4.顺推破解法: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5.逆推验证法(代答案入题干验证法):将选项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否定错误选项而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6.正难则反法:从题的正面解决比较难时,可从选项出发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或从反面出发得出结论。
7.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做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8.递推归纳法: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9.特征分析法:对题设和选择项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归纳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10.估值选择法:有些问题,由于题目条件限制,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准的运算和判断,此时只能借助估算,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算,从面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十大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栏目。
浙教版数学八上5.3《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ppt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上3.3《三视图》
浙教版数学八上5.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上5.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1课时)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上5.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2课时)ppt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上2.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上4.2《平均数》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上4.3《众位数和众数》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八上4.1《抽样》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上3.3《三视图》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上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上4.2《平均数》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八上5.1《认识不等式》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八上2.5《直角三角形》(第1课时)ppt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上1.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上2.4《等边三角形》ppt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上《三视图》PPT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上3.1《认识直棱柱》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上2.5《直角三角形》(第2课时)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上5.3《一元一次不等式》(第3课时)ppt课件
2012浙教版八上1.3《平行线的性质》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八上3.4《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八年级上1.3《平行线的性质(1)》ppt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上2.6《探索勾股定理》(1)
2012浙教版八上1.2《平行线的判定》ppt课件2
浙教版八年级上4.3《众位数和众数》PPT课件
2012浙教版八上1.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ppt课件3
2012浙教版八上1.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ppt课件2
浙教版八年级上2.6探索勾股定理
浙教版数学八上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之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