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收藏
一、熟悉习题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定义、公式、定理和规则。
解题、做练习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全部,你不能为解题而解题。解题是为阅读服务的,是检查你是否读懂了教科书,是否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能否利用这些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时,我们的概念越清晰,对公式、定理和规则越熟悉,解题速度就越快。
因此,我们在解题之前,应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做简单的练习,先熟悉、记忆和辨别这些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其涵义的本质,接着马上就做后面所配的练习,一刻也不要停留。
二、熟悉习题中所涉及到的以前学过的知识,以及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
有时候,我们遇到一道不会做的习题,不是我们没有学会现在所要学会的内容,而是要用到过去已经学过的一个公式,而我们却记得不很清楚了;或是需用到一个特殊的定理,而我们却从未学过,这样就使解题速度大为降低。
这时,我们应先补充一些必须补充的相关知识,弄清楚与题目相关的概念、公式或定理,然后再去解题,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当然,解题速度就更无从谈起了。
三、熟悉基本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
解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对一些基本的、常见的问题,前人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和常用的解题程序,我们一般只要顺着这些解题的思路,遵循这些解题的步骤,往往很容易找到习题的答案。否则,走了弯路就多花了时间。
四、认真做好归纳总结。
在解过一定数量的习题之后,对所涉及到的知识、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使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于类似的习题一目了然,可以节约大量的解题时间。
五、先易后难,逐步增加习题的难度。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简单的问题解多了,从而使概念清晰了,对公式、定理以及解题步骤熟悉了,解题时就会形成跳跃性思维,解题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养成了习惯,遇到一般的难题,同样可以保持较高的解题速度。有些学生不太重视这些基本的、简单的习题,认为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解这些简单的习题,结果是概念不清,公式、定理及解题步骤不熟,遇到稍难一些的题,就束手无策,解题速度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解简单容易的习题,并不一定比解一道复杂难题的劳动强度和效率低。比如,与一个人扛一大袋大米上五层楼相比,一个人拎一个小提包也上到五层楼当然要轻松得多。但是,如果扛米的人只上一次,而拎包的人要来回上下50次、甚至100次,那么,拎包人比扛米人的劳动强度大。所以在相同时间内,解50道、100道简单题,可能要比解一道难题的劳动强度大。
由此可见,去解一道难以解出的难题,不如去解30道稍微简单一些的习题,其收获也许会更大。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先去解那些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习题,以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随着速度和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增加难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4.7《线段的长短比较》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4.1《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第1课时)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4.7《线段》ppt课件1
京教版数学九下25.2《旋转变换》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25.1《平移变换》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4.1《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第3课时)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4.10《角的度量、角的大小比较》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3.6《列方程解应用问题》(工程问题)ppt课件
京教版数学九下25.3《轴对称变换》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4.4《点、线、面、体》ppt课件
京教版数学九下24.2《圆的切线》word教案
京教版数学九下24.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4.7《线段》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4.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3.6《列方程解应用问题》(分段记费问题)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4.10《角的度量》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3.5《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4.12《角平分线》ppt课件1
京教版七上3.6《列方程解应用问题》(储蓄问题)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4.2《某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ppt说课课件
京教版数学九下24.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word教案
京教版七上4.7《线段》ppt练习课件
京教版七上3.4《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1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4.4《点、线、面、体》PPT课件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4.5《直线与4.6射线》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3.6《列方程解应用问题》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4.9《角的分类》ppt课件1
京教版七上4.12《角平分线》ppt课件
京教版七上4.10《角的度量》ppt课件1
京教版数学九下24.4《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