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5
收藏
同学们,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了新苏教版初二年级数学暑假作业试题,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21、(12分)提出问题:在△ABC中,已知AB= ,
BC= ,AC= ,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同学
在解答这个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
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这个格点三角
形(即三角形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
①所示,这样就不用求三角形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
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了。
(1) 请你将△ABC的面积直接写出来: __________。
问题延伸:(2)我们把上述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叫构图法 。若△ABC三边长分别为 , ,
(a0),请利用图②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是a)画出相应的△ABC,并写出它的面积 。
探索创新:(3)若△ABC三边长分别为 , , (m0,且m n)试用构图法求这个三角形面积。
22、(8分)在△ABC中,点P从点B出发向C点运动,运动过程中设线段AP长为y,线段BP的长为x(如图甲),而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Q(1, )是图象上的最低点,请观察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直接写出AB= ,BC边上的高AD= .
(2)求AC的长;
(3)若△ABP是等腰三角形,则x的取值范围是 .
23.(8分)已知某山区的平均气温与该山区的海拔高度的关系见下表:
(1)海拔高度用x(m)表示,平均气温用y( )表示,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某种植物适宜在18 -20 (包含18 也包含20 )的山区,请问该植物适宜种植在海拔多少米的山区?
24.(12分)如图,已知点A,点B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P为直线AB上的一点,PA=PB,AM、BN分别垂直与x轴、y轴,连接PM、PN.
图1 图2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如图1,P、A、B在 第三象限,猜想PM ,PN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点P、A在第三象限,点B在第一象限,如图2其他条件不变, (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这篇是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隔位退位减》word教案1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方向》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直角》word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比较数的大小》word教案
2015春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word单元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一位数》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
2015春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word单元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加减法的实际问题》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路线图》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统计》word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word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几》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几》word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愉快的周末》word教案
2015春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word单元备课
2015春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二单元《时、分、秒》word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word教案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word教案
2015春苏教版数学二下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word教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word教案之一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课》word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word教案之二
2013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认识角》word教案
2015春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三单元《认识方向》word教案
2015春苏教版数学二下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word教案
2015春苏教版数学二下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word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word教案之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