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5
收藏
很多同学因为假期贪玩而耽误了学习,以至于和别的同学落下了差距,因此,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初中二年级数学暑假作业测试题,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菱形 B.矩形、菱形 C.矩形、正方形 D.菱形、正方形
2.顺次连接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
A.等腰梯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矩形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当AB=BC时,它是菱形 B.当ACBD时,它是菱形
C.当ABC=900时,它是矩形 D.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
4.如图,在 中,点 分别在边 , , 上,且 , .下列四个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B.如果 ,那么四边形 是矩形
C.如果 平分 ,那么四边形 是菱形
D.如果 且 ,那么四边形 是菱形
5.如图,四边形 为矩形纸片.把纸片 折叠,使点 恰好落在 边的中点 处,折痕为 .若 ,则 等于( )
A. B. C. D.
6.如图,矩形 的周长为 ,两条对角线相交于 点,过点 作 的垂线 ,分别交 于 点,连结 ,则 的周长为( )
A.5cm B.8cm C.9cm D.10cm
7.在右图的方格纸中有一个菱形ABCD(A、B、C、D四点均为格点),
若方格纸中每个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菱形的面积为
8.如图,在矩形 中,对角线 交于点 ,已知 ,则 的长为 .
9.边长为5cm的菱形,一条对角线长是6cm,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 .
10.如图所示,菱形 中,对角线 相交于点 ,若再补充一个条件能使菱形 成为正方形,则这个条件是 (只填一个条件即可).
应用探究:
1.如图,将矩形 纸片沿对角线 折叠,使点 落在 处, 交 于 ,若 ,则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图中 的角(虚线也视为角的边)有(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初中二年级数学暑假作业测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查字典数学网初二数学暑假作业栏目页!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5《逆命题和逆定理》ppt课件3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3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ppt课件3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ppt课件1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8《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4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2《等腰三角形》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3.1《认识不等式》ppt课件1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2《菱形》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1《图形的轴对称》ppt课件2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3《正方形》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ppt课件1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2《菱形》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7《探索勾股定理》ppt课件1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3.1《认识不等式》ppt课件4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1《图形的轴对称》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6《尺规作图》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8《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3.1《认识不等式》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ppt课件1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ppt课件2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4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2《菱形》ppt课件5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6《直角三角形》ppt课件2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3《正方形》ppt课件2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2《等腰三角形》ppt课件3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1.6《尺规作图》ppt课件4
2014秋浙教版数学八上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ppt课件3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2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3《正方形》ppt课件4
2015春浙教版数学八下5.3《正方形》ppt课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