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4
收藏
摘要: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介绍2014初二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 有意义,则m能取的最小整数值是( )
A.m=0 B.m=1 C.m=2 D.m=3
2、在菱形ABCD中,E是AB延长线上的点,若A=60,则CBE的大小为( )
A、120 B、60 C、45 D、30
3、已知直线y=-6x,则下列各点中一定在该直线上的是( )
A、(3,18) B、(-18,-3) C、(18,3) D、(3,-18)
4、一位卖运动鞋的经销商到一所学校对9位学生的鞋号进行了抽样调查。经销商最感兴趣的是这组
数据中的(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方差
5、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C、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互补 D、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
6、已知A(x1,y1)、B(x2,y2)是正比例函数y=kx(k0)图像上两点,若x1x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
A、y1
7、若 ,则( )
A.b B.b C.b D.b3
8、一次函数y=kx+2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大致是( )
9、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10 cm,高24 cm,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 )
A、20 cm B、124 cm C、26 cm D、30 cm
10、若a、b、c表示ABC的三边,且满足 =0,则ABC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请补充一个条件,使它成为矩形ABCD。你补充的条件是 。
12、矩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把矩形的一边分成3cm和5cm,则矩形的周长为 。
13、在一次体检中,侧得某小组5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70、162、155、160、168
(单位:cm),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
14、若 +|y+1|=0,则x=__________,y=____________。
15、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8cm,AOB是等边三角形,则AD的长为 cm。
,./ 616、A、B是数轴上不同的两点,它们所对应的数分别是-4, ,且点A、B到
原点的距离相等,则x的值是 。
17、如图,B为直线y=kx上一点,直线AB平行于y轴交直线y=x于点A,若A点
的横坐标为2,则k= 。
18、比较大小: 3
三、解答题(共46分)
19、计算(10分)
(1) + - (2)
20、(8分)已知 ,求 的值
21、(8分)上海世博会自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历时184天,预测参观人数达7000万人次,如图是此次盛会在5月中旬入园人数的统计情况。
(1)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表。
众数中位数极差
入园人数(万)7
(2)推算世博会期间参观总人数与预测人数相差多少?
22、(10分)如图,在ABC中,D是AB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A作
BC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BD,连接BF。
(1)求证:BD=CD;
(2)如果AB=AC,试判断四边形AFBD的形状,并证明你得结论。
23、(10分)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像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交于点M,
(1)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像写出使正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3)求MOP的面积。
总结:2014初二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祝大家在查字典数学网学习愉快。
高一新生如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一数学解题技巧
高中代数-函数
新高一同学必读:如何学好高中数学问答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显著变化
高中代数-三角函数
新高一系列:做好初、高中的过渡与衔接
高一新生数学学习方法
圆的周长公式
方差公式
高一新生学习攻略:如何做好数学笔记
科学合理学习高一数学的方法
学好高一数学三部曲(二)——区别篇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学好数学的基本方法
怎样学好高中数学ppt形式
学习数学最科学的三个方法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2
椭圆面积公式
高中数学高一第一册下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教你怎样做好高中数学笔记
如何提高中女生数学学习的成绩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因式分解方法大全
高一数学学习关键:了解高中数学特点
学好高一数学 培养兴趣是关键
学好高一数学三部曲(三)——课外篇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基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