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3
收藏
【摘要】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段考试卷常常做题可以让啊自己了解更多的题型,是很有帮助的
一、选择题(21分)
1、在式子 、 、 、 、 、 中,分式的个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k与 的图像大致是( )
3、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 )
A. +1 B.- +1 C. -1 D.
4、把分式方程 - =1的两边同乘y-2,约去分母,得 ( )
A、 1-(1-y)=1 B、 1+(1-y)=1
C、 1-(1-y)=y-2 D、 1+(1-y)=y-2
5、如果 的值为0,则代数式 +x的值为 ( )
A、 0 B、 2 C、 -2 D、 2
6、已知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点(-2,-3)一定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B、此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
C、y随x增大而增大。 D、此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0。
7、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像上有三点A1(x1,y1)、A2(x2,y2)、A3(x3,y3),已知x1 0
A 、y1
二、 填空题(16分)
8、当x 时,分式 有意义;当x 时,分式 的值为零。
9、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 的取值范围是 ;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 。
10、如果反比例函数 过A(2,-3),则m= 。
11、设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有两点A(x1,y1)和B(x2,y2),且当x10
12、如图由于台风的影响,一棵树在离地面 处折断,树顶落在离树干底部 处,则这棵树在折断前(不包括树根)长度是 m.
13、若分式方程 =1有增根,则m的值为 。
14、如果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2、-5),则该函数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于第 象限。
15、已知y-2与x成反比例,且满足x=3时,y的值为1,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
。
三、解答题:
16、(8分)计算:
(1) (2)
17、(6分)先化简代数式 ,然后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 的值代入求值.
18、(8分)解方程:
(1) (2)
19、(6分)如果y与x+2成反比例,且x=4时,y=1.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y=3时,求x的值。
20、 (8分)你吃过拉面吗?实际上在做拉面的过程中就渗透着数学知识: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面条的总长度 是面条的粗细(横截面积) 的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如图所示.
(1)写出 与 的函数关系式;
(2)当面条的总长度为50m时,面条的粗细为多少?
(3)若当面条的粗细应不小于 ,面条的总长度最长是多少?
21、(8分)如图,在Rt△ABC中,BCAC。CDAB于D,BC=10㎝,AD=15㎝, BD=6㎝.求AC的长。
22、(9分)在情系汶川捐款活动中,小明对甲、乙两班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甲班捐款人数比乙班捐款人数多3人,甲班共捐款2400元,乙班共捐款1800元,乙班平均每人捐款的钱数是甲班平均每人捐款钱数的 倍,求甲、乙两班各有多少人捐款?(假如甲乙两班每位同学都捐款)
23、(10分)如图,一次函数y =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 的图象相交于A
(-2、1)、B(1,n)两点.
(1)利用图中条件,分别求出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根据图象写出当y y 时,x的取值范围。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段考试卷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
二次函数复习5
锐角三角函数(1)课件1
视图复习巩固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1
二次函数的应用例
概率的简单应用1
坐标中的图形变换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
直线与圆相切的复习课1
三角形中位线和梯形中位线2
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
证明复习课课件
坐标中的图形变换
圆锥的侧面积1
圆锥的侧面积1
二次函数中的符号问题
三角形中位线和梯形中位线2
三角形中的热点问题
二次函数复习5
视图与盲区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符号确定
数据与决策复习课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
证明复习课课件
视图复习巩固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