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3
收藏
2016年秋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那么第三边可能是( )
A.2 B.4 C.6 D.8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C.三角形的高、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2 B.15 C.12或15 D.18
4.若从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画2 014条对角线,则它是( )
A.2 017边形 B.2 016边形 C.2 015边形 D.2 004边形
5.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72°,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5 B.6 C.7 D.8
6.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 )
A.125° B.120° C.140° D.130°
7.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A=80°,∠1=15°,∠2=40°,则∠BOC等于( )
A.95° B.120° C.135° D.无法确定
8.如图,∠CBD,∠ADE为△ABD的两个外角,∠CBD=70°,∠ADE=149°,则∠A的度数是( )
A.28° B.31° C.39° D.42°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9.如图,在△ABC中,∠A=80°,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ACD=150°,则
∠B=______.
10.如图所示,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点A,点B,AM⊥ b,垂足为点M,若∠1=58°,则∠2=______.
11.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BE=CE,则由“SSS”可以直接判定( )
A.△ABD≌△ACD B.△BDE≌△CDE C.△ABE≌△ACE D.以上都不对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45°.直线l与边AB,AD分别相交于点M,N,则∠1+∠2=_________.
1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08°,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
14.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点C在EF上,AC经过点D.已知∠A=∠EDF=90°,A B=AC.∠E=30°,∠BCE=40°,则∠CDF=___ ____.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归纳总结(5)》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1)》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总结归纳(2)》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1)》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2)》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1)》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归纳总结(7)》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纳总结(5)》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2)》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4)》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 认识时间》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1)》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归纳总结(8)》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5)》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法的估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间的计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1)》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2)》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纳总结(1)》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