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2
收藏
这篇关于2016年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家庭作业,是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A.延长线段AB到C点
B.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 互补
C.今天你上网了吗?
D.求五边形的内角和
2.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小聪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等于( ).
A.30 B.45 C.60 D.75
3.某商品的商标可以抽象为如图所示的三条线段,其中AB∥CD,EAB=45,则FDC的度数是( ).
A.30 B.45
C.60 D.75
4.如图,CD∥AB,1=120,2=80,则E的度数是( ).
A.4 0 B.60 C.80 D.120
5.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D
C.D D. 1
6.如图,AD=AB=BC,那么1和2之间的关系是( ).
A.2 B.22=180
C.1+32=180 D.32=180
7. 如图所示,CGE=,则B+D+F等于( ).
A.360B.270
C.180D.2
8. 如图所示,光线l照射到平面镜Ⅰ上,然后在平面镜Ⅰ、Ⅱ之间来回反射.已知=55,=75,则为( ).
A.50 B.55C.60 D.65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a∥b,ac,那么b②如果b∥a,c∥a,那么b∥c;③如果ba,ca,那么b④如果ba,ca,那么b∥c.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10.将命题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已知AB∥DE,ABC=80,CDE=140,则BCD=__________.
12.把矩形纸片ABCD沿B E折叠,使得BA边与BC重合,然后再沿着BF折叠,使得BE也与BC边重合,展开后如图所示,则DFB=__________.
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初中阶段。这篇是查字典数学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可能还是确定》不太可能是不可能吗?)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1《认识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之一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第二课时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三课时行程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确定与不确定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 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一课时面积、周长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1生活中的轴对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3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1.1从部分看全体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8.1《认识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课题学习-图形的镶嵌(1)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第10.2.2节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1统计的意义2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二课时方程的简单变形)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1《从实际问题到方程》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 8.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3《实践与探索》(第二课时增长率等)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四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11.2《机会的均等与不等》(成功与失败)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2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的识别
华师大版数学七下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ppt课件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9.3 等腰三角形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变化中的三角形(增强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