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_知识点总结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2016年小学三年级第...
首页>学习园地>知识点总结>2016年...

2016年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

2016-03-20 收藏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年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

1、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① 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

② 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

2、平均数:① 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法

平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 = 平均数 × 总份数

总份数 = 总数量÷ 平均数

②(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

题目:

1、一组同学,5人浇水、4人挖土、三人运树苗,一共植了36棵,平均每人植几棵?列式:36÷(5+4+3)

2、一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小明收集了14个,小亮收集了12个,小兰收集了11个,小红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列式(14+12+11+15)÷4

注意:平均数量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每人收集到多少个。

注意:书44页第2题,问的是一周的平均最高气温,很多孩子只注意到了最高。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大家准备的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