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0
收藏
迟疾之率,非出神怪,有形可检,有数可推——祖冲之。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详细讲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详细讲解
对于任意一个整数除以一个自然数,一定存在唯一确定的商和余数,使被除数=除数×商+余数(0≤余数除数),也就是说,整数a除以自然数b,一定存在唯一确定的q和r,使a=bq+r(0≤rb)成立. p=
我们把对于已知整数a和自然数b,求q和r,使a=bq+r(0≤rb)成立的运算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或称带余除法.记为a÷b=q(余r)或a÷b=q…r。读作“a除以b商q余r”,其中a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q叫做不完全商(简称商),r叫做余数. p=
例如5÷7=0(余5),6÷6=1(余0),29÷5=5(余4).
解决有关带余问题时常用到以下结论:
(1)被除数与余数的差能被除数整除.即如果a÷b=q(余r),那么b|(a-r).
因为a÷b=q(余r),有a=bq+r,从而a-r=bq,所以b|(a-r).
例如39÷5=7(余4),有39=5×7+4,从而39-4=5×7,所以5|(39-4)
(2)两个数分别除以某一自然数,如果所得的余数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差一定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即如果a1÷b=q1(余r),a2÷b=q2(余r),那么b|(a1-a2),其中a1≥a2.
因为a1÷b=q1(余r),a2÷b=q2(余r),有a1=bq1+r,a2=bq2+r,从而a1-a2=(bql+r)-(bq2+r)=b(q1-q2),所以b|(a1-a2).
例如,22÷3=7(余1),28÷3=9(余1),有22=3×7+1,28=3×9+1,从而28-22=3×9-3×7=3×(9-7),所以3|(28-22).
(3)如果两个数a1和a2除以同一个自然数b所得的余数分别为r1和r2,r1与r2的和除以b的余数是r,那么这两个数a1与a2的和除以b的余数也是r.
例如,18除以5的余数是3,24除以5的余数是4,那么(18+24)除以5的余数一定等于(3+4)除以5的余数(余2).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的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即如果a÷b=q(余r),那么(am)÷(bm)=q(余rm),(a÷m))÷(b÷m)=q(余r÷m)(其中m|a,m|b).
例如,14÷6=2(余2),那么(14×8)÷(6×8)=2(余2×8),(14÷2)÷(6÷2)=2(余2÷2).
下面讨论有关带余除法的问题.
例1 节日的街上挂起了一串串的彩灯,从第一盏开始,按照5盏红灯,4盏黄灯,3盏绿灯,2盏蓝灯的顺序重复地排下去,问第1996盏灯是什么颜色?
分析:因为彩灯是按照5盏红灯,4盏黄灯,3盏绿灯,2盏蓝灯的顺序重复地排下去,要求第1996盏灯是什么颜色,只要用1996除以5+4+3+2的余数是几,就可判断第1996盏灯是什么颜色了.
解:1996÷(5+4+3+2)=142…4
所以第1996盏灯是红色.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详细讲解,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知识点总结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二)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堂强化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二)强化作业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2函数的奇偶性导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表示法》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2函数的表示法(2)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2-1《函数的概念》导学案(2)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导学案2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导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1.1《集合》word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最大(小)值》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的概念(一)》word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教案2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2课时)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导学案2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自助餐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备课资料素材库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word教案
2013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全册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教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函数》word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强化作业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学案
2013新人教A版必修一《数的奇偶性》word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