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6
收藏
数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是通向科学大门的金钥匙。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7、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8、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9、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 X进率 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 ÷进率 高级单位
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更多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和其他相关复习资料,尽在查字典数学网!请大家及时关注!
《体积和容积》评课稿
小学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听课记录
《乘法的简便运算》听课笔记
《分数的意义》听课笔记
小学三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听课笔记
小学数学《左右》评课稿
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思考
《解决问题的策略》听课记录
《什么是周长》评课稿
小学数学名师优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有感
《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评课稿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听课记录
《体积和体积单位》听课反思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解决问题》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找次品》听课反思
听当代名师授课有感
《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
小学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听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评课记录
《圆柱的体积》听课记录
《稍复杂的列方程解决问题》听课反思
《乘加、乘减》听后感
《观潮》评课稿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评课稿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体会
《摸球游戏》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教师评课用语精选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