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6
收藏
3月10日,沂南县九年级数学复习研讨会在卧龙中学北校区举行。首先是听了两节九年级老师的一轮复习优质课,第一节是卧北学校的方锐老师的课,她的复习课的课题是《一元二次方程》;第二节课是孙祖中学的王长同老师的课,他的复习课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两节课水平都很高,让我对于如何把握一轮复习课的复习,起到了很好的学习和促进的作用。下面我就这两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1、两位教师基本功都很扎实,教态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都很强。
2、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机动,问题的处理方法多,很好的处理了学案所设计的题目。
3、学案设计科学合理,题目精选,由易到难的阶梯状设计,注意问题处理的方法的选择,题目很好的结合本部分内容,值得学习。
4、复习课的设计符合临沂市数学教学模式,按照四步走的设计步骤,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使知识有了灵动性、针对性、目标性……….,两位教师都注重对问题的归纳和反思,对方法的总结。
5、教学中都注重对于题目的拓展和变式,主要体现有两个方面:(1)一题多解;(2)一题多变。这种方法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做综合题的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培养很有益处。
6、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提升:两位教师都很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例如:函数思想、整体思想等等。
教体局刘主任也对两节课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特别是对于九年级全体教师在数学复习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很好总结和阐述:
1、学生交流的问题:学生的交流应该是自主的,自发的,是在学生问题解决不了的前提下自主进行的一种行为,不是为了教师有目标的、有安排的被动进行的一种课堂行为;学生交流不是简单的对答案、走过场。
2、展示的问题:学生的展示不是简单的叙述问题,是学生展示自己想法、思路、切入点,问题怎么思考、怎么解决的思路、方法。
3、参入面问题:学生参入小组学习,要注重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与学习程度不同的各种学生展示的机会,要从学生的展示去发现问题,要暴露学生思维的短板,只要这样教师才能去针对学生的问题去解决问题。可以说:没有问题的课,本身就是个问题。华丽的一节课,徒有其表,效果不一定好。
4、课堂设计问题:学案的设计,问题不要多。要做到少、精、实用。不搞题海战术,所以教师要自己跳到题海里,先游一游,选好题,针对性强、目标性强、实用性强。
5、教师一定要加强对问题的反思和提升,多思考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掌握的怎么样了,有多少学生掌握了等等。
6、教师一定要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复习中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对问题要深入的思考,要通过变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学生的思维打开,让他们插上腾飞的翅膀。
通过听课、评课以及刘主任的讲解和认真分析,使我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为九年级数学的复习打了一针强针剂,我相信:只要用心、只要和学生一起努力,一切就皆有可能。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看图计算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教后反思二
初三数学教学及中考总复习计划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的判定》教学反思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长方体和正方体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最简二次根式》教后反思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1相交线》复习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教学反思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二》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后训练题:长方体和正方体同步练习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中考数学考前模拟题练习(精练)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第3单元复习重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垂线》教学反思一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6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人教版):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