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5
收藏
2016年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余弦基础公理
角A的邻边比斜边 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由余弦英文cosine简写得来),即cosA=角A的邻边/斜边(直角三角形)。
定理
cos=x/r
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即
在余弦定理中,令C=90°,这时cosC=0,所以
c2=a2+b2
a 0` 30` 45` 60` 90`
cosa 1 √3/2 √2/2 1/2 0
∴cos30°= √3/2 cos45°=√2/2 cos60°=1/2 cos90°=0
(1)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可求出三个内角;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可求出第三边;
(3)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一边对角,可求其它的角和第三条边。(见解三角形公式,推导过程略。)
判定定理一(两根判别法):
若记m(c1,c2)为c的两值为正根的个数,c1为c的表达式中根号前取加号的值,c2为c的表达式中根号前取
减号的值
①若m(c1,c2)=2,则有两解;
②若m(c1,c2)=1,则有一解;
③若m(c1,c2)=0,则有零解(即无解)。
注意:若c1等于c2且c1或c2大于0,此种情况算到第二种情况,即一解。
判定定理二(角边判别法):
一当a>bsinA时
①当b>a且cosA>0(即A为锐角)时,则有两解;
②当b>a且cosA<=0(即A为直角或钝角)时,则有零解(即无解);
③当b=a且cosA>0(即A为锐角)时,则有一解;
④当b=a且cosA<=0(即A为直角或钝角)时,则有零解(即无解);
⑤当b
二当a=bsinA时
①当cosA>0(即A为锐角)时,则有一解;
②当cosA<=0(即A为直角或钝角)时,则有零解(即无解);
余弦和正弦一样,都是推导出相应的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是奠基石的作用
苏教版三上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课件
三下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一)课件
2014年三上第三单元测量解决问题(例6)课件
2014年三上第五单元倍的认识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3课件
2014年三上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课件
2014年三上第八单元几分之一课件
2014三上第三单元吨的认识(1)课件
2014三上第三单元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三课件
2014三上第三单元吨的认识(2)课件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课件
2014三上第四单元减法(1)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2课件
三下数学总复习(二)课件
三下数学总复习(一)课件
三下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二)课件
2014年三上第四单元减法(1)课件
苏教版三上认识分数课件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二)课件
2014年三上第六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不进位)课件
2014年三上第五单元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课件
2014三上第四单元加法(2)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1课件
三下第七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件
2014三上第三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课件
2014年三上第六单元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课件
2014三上第四单元加法(1)课件
2014时分秒解决问题例2课件
2014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