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7
收藏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九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特别地,二次函数(以下称函数)y=ax^2+bx+c,
当y=0时,二次函数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以下称方程),即ax^2+bx+c=0
此时,函数图像与x轴有无交点即方程有无实数根。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
1.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 +k,y=ax^2+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则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 +k的图象;
当h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因此,研究抛物线 y=ax^2+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体位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
2.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3.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 ≥ -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0)和B(x,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x|
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0.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
5.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则当x= -b/2a时,y最小(大)值=(4ac-b^2)/4a.
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2016年九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祝您学习愉快!
七年级数学我们与数学同行同步测试1
七年级数学数轴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图形中的点、线、面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变化同步练习1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视图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同步测试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描述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图形欣赏与操作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检测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据同步测试
七年级数学图形认识初步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我们与数学同行同步测试2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数学伴我们成长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变化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一次方程与方程组同步测试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图象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数轴同步练习3
七年级数学生活数学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一类代数式的加减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谁转出的“四位数”大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图形认识初步达标检测
七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水平测试
七年级数学数轴同步练习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