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3
收藏
高中2016年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两班的数学教学,完成了必修1 、 2的教学。本学期教学主要内容有: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等七个章节的内容。现将本学期高中数学必修1 、必修2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对课改有所了解。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2.合理使用教科书,提高课堂效益。对教材内容,教学时需要作适当处理,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必须处理的。灵活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提高教学质量。对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调整。此外,还应把握教材的度,不要想一步到位,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螺旋上升,逐步加深。
3.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注意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以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的学,培养问题意识。
4.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习、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二 存在困惑
1.书本习题都较简单和基础,而我们的教辅题目偏难,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学生完成情况很不好。课时又不足,教学时间紧,没时间讲评这些练习题。
2.在教学中,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更少巩固练习的时间。勉强按规定时间讲完,一些学生听得似懂非懂,造成差生越来越多。而且知识内容需要补充的内容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解不等式等知识。
3.虽然经常要求学生课后要去完成教辅上的精选的题目,但是,相当部分的同学还是没办法完成。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有的学生则是学习意识淡薄。
三、今后要注意的几点
1.要处理好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强对教材的研究;
2.注意对教辅材料题目的精选;
3.要加强对数学后进生的思想教育
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查字典数学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中2016年高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数学必修三知识点: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冀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除法知识点:第一章
冀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绝对值与相反数知识点:第一章
名师支招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
高二数学必修三平面平行的性质知识点梳理
冀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知识点:第一章
冀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知识点:第一章
高二新学期数学学习方法浅谈
冀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知识点:第一章
鲁教版七年级数学轴对称现象教学计划格式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一次函数定义与性质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课后练习冀教版
初一从算式到方程数学家庭作业
高二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如何采取针对性措施
音乐教学中的“倾听” 请把听的权利还给学生
七年级上册数学数轴课后练习冀教版
2016-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二次函数定义与性质
高中数学学科公式整理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做好高考数学题的12种方法
冀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大小知识点:第一章
教育学生的一点认识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后练习冀教版
16年高中数学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高中数学公式记忆法推荐
冀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方知识点:第一章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数学考试解题四项注意
冀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法知识点:第一章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乘方课后练习冀教版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3统计知识点:简单随机抽样
冀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数轴知识点:第一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