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3
收藏
2016年高中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 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查字典数学网的编辑为大家带来的2016年高中高一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二·习作》 教学设计
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第四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整理和复习(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五册吨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加和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 (人教版第五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实践课摸牌和下棋》教案
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第三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口算除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一)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24时记时法
三年级教案:连除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风筝》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猜生日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除法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千以内数的认识
小学数学2008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五册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4课时 被减数中间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我不能失信》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