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9
收藏
为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42.将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里,使得每条直线上三个数之和与每个圆圈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答: .解:所有的数都是重叠数,中心数重叠两次,其它数重叠一次。所以三条边及两个圆周上的所有数之和为
(1+2+…+7)×2+中心数=56+中心数。
因为每条边及每个圆周上的三数之和都相等,所以这个和应该是5的倍数,再由中心数在1至7之间,所以中心数是4。每条边及每个圆周上的三数之和等于(56+4)÷5=12。
中心数确定后,其余的数一下还不好直接确定。我们可以试着先从辐射型3-3图开始。中心数是4,每边其余两数之和是12-4=8,两数之和是8的有1,7;2,6;3,5。于是得到左下图的填法。
对于左上图,适当调整每条边上除中心数外的两个数的位置,便得到本题的解(见右上图)。
43.从A点出发,走遍右上图中所有的线段,再回到A点,怎样走才能使重复走的路程最短?
答:见右图,走法不唯一。
44.如下图所示,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有两个岛,有七座桥连接这两个岛及河岸。问:一个散步者能否一次不重复地走遍这七座桥?
答:能。例如下图的走法。
45、五个同学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平均94分,而其中有三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92分,另两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答:.97分。解:(94×5-92×3)÷2=97(分)。
46.小亮学游泳,第一次游了25米,第二次游的距离比两次游的平均距离多8米。小亮第二次游了多少米?
答:41米。解:25+8×2=41(米)。
47、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48;
(2)○+○+6=21-○;
(3)5×△-18÷6=12;
(4)6×3-45÷☆=13。
解:(1)□表示一个数,根据乘法的意义知,
□+□+□=□×3,
故□=48÷3=16。
(2)先把左端(○+○+6)看成一个数,就有
(○+○+6)+○=21,
○×3=21-6,
○=15÷3=5。
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就为大家整理到这,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16年夏季寒假数学作业测试题(初一必备)
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老师德育工作心得 德育无处不在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英语上学期教学计划
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教学反思
初三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课堂实录
北京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材分析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和射线》教案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详解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人教版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教学计划模板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设计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和角》课堂实录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平均数》教学案例分析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反思
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
2016年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案
2016-2017年度一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