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收藏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环保节水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 利用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学习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先我们回顾前面学习过的知识。(设计意图:教师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看,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也一起来到了春天的野外。(课件出示:问题情境)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吗?
解决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2、自主探究
你能用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吗?你是怎么想的?
3、合作交流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谁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把课堂上的学习探索的空间,大胆地抛给了学生,学生获得了张扬个性的机会。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成功和喜悦。)
4、老师在黑板上画线段图,由学生口述。
5、列式计算,掌握算法
找学生代表把自己列好的算式写到黑板上,
摄影小组的人数:121/3=4(人) 继续请该生用综合算式:
航模小组的人数:43/4=3(人)
121/33/4
=43/4
=3(人)
观察两个综合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结论:分数的连乘与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师:看来,分数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是有联系的,你能推广吗? 师:分数混合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应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呢?
师:在分数连乘的混合运算中,如果能约分的还可以先约分,然后再计算。 引导学生得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教师把自己放在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
三、反馈练习
师:通过刚才紧张有序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同学们究竟掌握的怎么样,下面到了该验证的时候了,你们不想考查一下自己吗?
1、先说出运算顺序,然后进行计算。(课件出示) 分组进行计算,四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2、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我国约有660个城市,其中约有2/3的城市供水不足,在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又约有1/4的城市严重缺水,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大约有多少个?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学生渗透节约用水的教育。)
3、数学故事:(课件)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说一说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吗? 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四、自我总结
师:短短的40分钟就要结束,今天我们在数学王国里又学到了关于分数混合运算的新知识,你能说说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吗?在本节课中,你又为自己的表现打多少分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并能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小学二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精选
小学数学教学思考(10篇)
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的分析
高一数学选修1:课本例题改编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苏教版新教材运用
二年级数学第一周家庭作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3篇)
数学趣味题:主人家的楼号是多少?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指导之数学训练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景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方法的研究
如何改善孩子预习习惯达到预想效果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思辨能力培养内在机制探析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应用的分析
高等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与策略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究(4篇)
学习经验总结:中考数学答题技巧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探析(8篇)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浅析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线的认识》教案
小学数学趣味题:质数与合数
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浅议
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训练策略
高中数学必修二:圆锥曲线课后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