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收藏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6的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3、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先安排了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又安排了综合算式。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将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二、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教师在用课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1、谈话引入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要达到学习目标,得靠自己的自学。
3、出示自学指导。
第二大组学生读一遍。明确自学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带着问题去自学。
看课本第56页试一试上边的例题,重点理解题意、看线段图、分数连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把例题补充完整。
思考
1、题中出现了几个兴趣小组?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得先求到什么 ?
2、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7、6》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阶段重要的函数知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三)》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5、4、3、2》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1)》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二)》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教案设计
小学二年级寒假数学日记范文
三年级寒假数学日记:超市买东西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小括号》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组成》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备课方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备课方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1)》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自选标准分类》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备课方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自选标准分类》导学案设教学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小括号》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1)》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导学案设计
比例尺的判读和应用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导学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寒假数学日记:十位数的乘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一)》导学案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