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收藏
1.例1。
教科书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两步进行。
(1)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 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注意:①提供给学生的实物要足够大,观察时,视线都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否则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很难只看到一个面,会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②使学生明确,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说一说自己从这几个方向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进一步明确这一点。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右侧面和背面观察这个物体,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简单立体图形,如正方体、球、圆柱等,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2.例2及“做一做”。
(1)例2。
教科书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前面学生学习的都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这里是进一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①引导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结合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判断。
②让学生实地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2)做一做。
教科书呈现了从正面观察两个物体得到的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可能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是哪两个物体”要比“给出两个物体,辨认从某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所要求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更高。教学时,可以将练习八中第2题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先想一想这两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并根据这两个平面图形的位置进行猜测,再验证。
3.有关练习八中习题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认识到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在教学例1时,已经提醒教师做了一些铺垫。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经具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进行猜测,再验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再增加条件,使其他人能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而且可以让学生仿照此题进行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
第3题,是配合例2的练习。
4.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3。
教材呈现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①让学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②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体在小组中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再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认识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③教师也可以逐步提出要求让学生进行拼摆,例如:用4个小正方体拼摆,先使从正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与例题中的相同(会有无数种可能);再使从左面观察到的图形与例题相同(也有无数种可能);最后,使从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与例题相同(只有一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提问“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了吗”,使学生认识到仅仅依据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师还可以增加小正方体的数量,进行类似的活动,但注意数量不宜过多。
(2)做一做。
教材呈现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实物帮助学生判断。
5. 有关练习九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
第2题,呈现了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交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操作。例如: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进行拼摆,会有无数种摆法,教师应提醒学生选择比较简单的方式;再根据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对所拼搭的立体图形进行调整并完成。
第3题,让学生先摆出所给的立体图形,再在附页1的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 如果有的学生凭借空间想像力直接画出这几个图形,也是可以的,但不要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这种水平。
第4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是,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第5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两个物体是如何拼搭的。根据所给的条件,可能有无数种搭法,教材中给出了两种。教学过程可以参考第4题。
第6*题,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辨认,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不同。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高一数学暑假作业
高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数学新课程必修模块五结业测试卷
高一数学春期模块4结业考试试卷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测试题
高一数学统计测试题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卷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模拟练习4
高一数学科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题
高一数学概率测试题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
高一第一学期期数学末考试
高一文科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测试
高中一年级数学下期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卷
高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高一数学必修4综合练习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卷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模拟练习2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提高复习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终试题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期末复习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