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0
收藏
在《合数与质数》的教学中,我跳出了教材的束缚,体现以以人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操作、讨论、归纳,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从中体验了解决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一、学生参与面广,学习兴趣浓。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让学生利用学具去摆拼,用2、3、412个小正方形分别可以拼成几种长方形的方法去体验质数与合数的不同之处,以操作代替教师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配角,教学中应把大量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讨论、观察,思考的机会。在教学中我除了给学生动手拼摆的机会,还让学生把几个数(如2、3、4、5、6、7、8、9、10、11、12等)进行分类。尽管学生可能分类标准不一样,但他们都能把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分在一类,把含有2个以上的因数的数放在一起。这样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说出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合数与质数。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真正活起来。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本节课的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还想研究质数、合数有关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个学习任务既是给学生在课堂上一个探究的任务,也是给学生在课外留下一个拓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不同的水平去探究属于自己的数学空间,从而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2006武汉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课标卷)
2006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课改)
05新课标题数学答案及解题提示
山东威海市07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潍坊市05年中考试题--数学
2006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课标卷)
05年吉林初中毕业考试-数学
200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真题数学卷
2006上海市中考数学试题
2006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非课改)
05年河北中考-数学
05年安徽中考-数学
05年陕西中考-数学
广东省05年毕业考试题--数学
2006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课改)
云南省05年招生考试题--数学
山东省2006年中考数学试题(大纲卷A)答案
2006江苏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海南省05年课改区毕业试题--数学
青海省05年课改区毕业试题--数学
2006辽宁锦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6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6山东青岛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课标卷)
2006年山东省中考数学试题(课标A)答案
宁夏05年课改区初中毕业题--数学
06湖北襄樊市中考数学试题(课改)
2006山东烟台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6辽宁大连市中考数学试题
2006连云港市初三数学调研试题及答案
2006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非课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