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0
收藏
在这节课上,教师利用身边的数学帮李叔叔铺瓷砖很自然的引入新知教学,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 厘米的长方形。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例2是学生探究广阔的平台,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从总体来看是成功的,教师具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但再好的课堂也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就本节课的问题发表一点拙见,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本节课,学生对找公因数的方法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为了加深理解,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找两个数公因数的方法列举因数法和乘法算式法,并对找有特征的一组数的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但不要归纳成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记忆。对于找公因数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
总之,通过听这节课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特别是对我以后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更是有借鉴的价值,所以非常感谢徐琴老师给我们上的这宝贵的一课。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区里搞这项活动的良苦用心。
1.1独立性检验(1)课件ppt苏教版选修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课件ppt苏教版选修1
直线与双曲线课件ppt致远中学苏教版选修2
《椭圆的标准方程》课件ppt江苏省盐城中学苏教版选修2
框图课件ppt苏教版选修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选修2
椭圆的标准方程(第1课时)课件ppt南京市第一中学选修2
推理与证明课件ppt苏教版选修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选修2
类比推理在数列中的应用课件ppt苏教版选修1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课件ppt苏教版选修2
直接证明(1)课件ppt苏教版选修1
3.1.5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课件ppt苏教版选修2
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选修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乘除运算课件ppt苏教版选修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件ppt苏教版选修1
《类比推理》课件ppt苏教版选修1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课件ppt江苏省口岸中学选修2
《共面向量定理》课件ppt苏教版选修2
椭圆的标准方程课件ppt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选修2
2.1圆锥曲线课件ppt苏教版选修2
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第2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选修2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ppt苏教版选修2
复数的几何意义课件ppt苏教版选修1
苏教版选修2
回归分析的初步应用课件ppt海南省农垦中学选修1
演绎推理(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选修1
椭圆的标准方程课件ppt金湖中学苏教版选修2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第1课时)课件ppt梅林中学选修2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ppt苏教版选修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