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0
收藏
讲过《约分》之后,感触多多,简单反思如下:
1、本课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较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
2、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数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本课无需在此处多费时间,合理的知识迁移,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 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教师始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相信学生 的潜能,通过第一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几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同;借助第二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约分的含义;创设第三组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实 践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约分方法,最终达成共同的认识。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学生的发现、探 究、讨论中解决,课堂处处闪动着学生智慧的光芒。
4、关键处的点拨和发人深省的提问充分体现了教学主导的作用,既引导学生的发现,又不限制学生的思路;既能放开手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在发散思维之后,求同存异,提升学生的认识,使课堂充满生机,启发引导无痕迹。
5、练习的设计体现了清晰的层次性,尤其是最后游戏的创设符合儿童好玩、好动、天真活泼的特点,同时又寓教于乐,使学生对约分的认识有了更新鲜,更活泼的认识。
6、总感觉自己对四生 课堂的理解还不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更加注意,很好地理解和践行多彩课堂文化 的精髓!
22.2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解法[人教九年级上册]
24.1.4 圆周角[人教九年级上册]
24.2圆和圆的位置关系(1)[人教九年级上册]
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1[人教九年级上册]
21二次根式全章复习[人教九年级上册]
23中考复习 图形的旋转和中心对称[人教九年级上册]
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人教九年级上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圆周角(一)》
24.3正多边形与圆[人教九年级上册]
25.1.2概率的意义[人教九年级上册]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3[人教九年级上册]
21.1二次根式3[人教九年级上册]
24.1.4圆周角2[人教九年级上册]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1[人教九年级上册]
21.2二次根式的乘除(1)[人教九年级上册]
22.1一元二次方程2[人教九年级上册]
25.1随机事件[人教九年级上册]
22.2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人教九年级上册]
24.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人教九年级上册]
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2[人教九年级上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中心对称图形》
24.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人教九年级上册]
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3[人教九年级上册]
24.1.4圆周角1[人教九年级上册]
21.3二次根式的加减2[人教九年级上册]
21.2二次根式的乘除(2)[人教九年级上册]
24.1圆的对称性[人教九年级上册]
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2[人教九年级上册]
24 圆的复习[人教九年级上册]
24.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人教九年级上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