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收藏
教材说明
“视图与投影”是《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明确的要求。第一和第二学段分别要求“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到第三学段才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所以在本单元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教学建议
1. 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像、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并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3.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联考试题3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题7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题10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题6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题9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联考考试试题1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联考考试试题2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考试试题8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联考测试题8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质量考查试题6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题12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题1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起点调研测试试题1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考试试题10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联考考试试题3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质量考查试题4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考试试题15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考试试题2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考试试题11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联考试题1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考试试题4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考试试题13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联考试题4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题15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起点调研测试试题2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考试试题12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题4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质量考查试题7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题8
2010届高三数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考试题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