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2
收藏
2014年最新数学巩固八年级《实数》
1.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等。 6.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难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与联系,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三、教学分析 本章对概念的处理上,抓住主要概念,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认识,增强理解;对内容的安排上,联系实际情境,导入新知识,注意前后知识间的对比,同时让学生在运用中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先通过具体的活动求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提出问题:它可能是整数吗?它可能是分数吗?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些活动,在讨论中引起认知冲突,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不同与有理数的数,产生探求的欲望:它不是有理数,那它是什么数?再让学生进一步借助计算器充分探索,得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从而给出无理数的概念。这与历史上无理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致的,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有其实际背景。 无理数有很多,开方开不尽的数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我们计算中经常接触到的。
教科书选取了一些生动的素材,引入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开方运算。由于在实际情境中的开平方运算结果取的都是算术平方根,而且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与学生长期的经验不符,学生不易接受,因此教科书先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然后再引入一般的平方根的概念。 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对于无理数我们常常通过估算来求它的近似值。教科书安排了一节内容:公园有多宽,介绍估算的方法,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结果的合理性等等,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感。
当无理数的概念和表示形式为学生熟知以后,实数概念的引入就水到渠成了。本章最后总结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并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实数的相关概念、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等。 本章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无理数的引入的意义,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开方运算,解决与实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湘教版
人大附初一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二)
七年级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
2011初一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六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反思
人大附初一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五)
2013-2014金华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三角形和多边形
初一(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有理数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三角形
人大附初一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六)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相交线与平行线
2013-2014西城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整式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
八一中学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真题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总结
2013-2014西安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
人大附初一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八)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越州初一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
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书概念归纳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