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2
收藏
2014年最新数学初中二年级基础训练《矩形》
一、填空题 1.
(1)矩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矩形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除了具有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所有的性质,还有:矩形的四个角______;矩形的对角线______;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
(3)矩形的判定:一个角是直角的______是矩形;对角线_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______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AOB=60°,AC=10cm,则AB=______cm,BC=______cm. 3.在△ABC中,∠C=90°,AC=5,BC=3,则AB边上的中线CD=______. 4.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AD=2AB,若沿过点D的折痕DE将A角翻折,使点A落在BC上的A1处,则∠EA1B=______°。 5.如图,矩形ABCD中,AB=2,BC=3,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结CE,则CE的长______.
二、选择题 6.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D)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7.若矩形对角线相交所成钝角为120°,短边长3.6cm,则对角线的长为( ). (A)3.6cm (B)7.2cm (C)1.8cm (D)14.4cm 8.矩形邻边之比3∶4,对角线长为10cm,则周长为( ). (A)14cm (B)28cm (C)20cm (D)22cm 9.已知AC为矩形ABCD的对角线,则图中∠1与∠2一定不相等的是( ) 综合、运用、诊断
一、解答题 10.已知:如图,□ABCD中,AC与BD交于O点,∠OAB=∠OBA.
(1)求证:四边形ABCD为矩形;
(2)作BE⊥AC于E, CF⊥BD于F,求证:BE=CF. 11.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F,且AF=DC,连结CF.
(1)求证:D是BC的中点;
(2)如果AB=AC,试猜测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12.如图,矩形ABCD中,AB=6cm,BC=8cm,若将矩形折叠,使点B与D重合,求折痕EF的长。 13.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AB上的点,且EF=ED,EF⊥ED. 求证:AE平分∠BAD. 拓展、探究、思考 14.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
(1)在边CD上找一点E,使EB平分∠AEC,并加以说明;
(2)若P为BC边上一点,且BP=2CP,连结EP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F. ①求证:AB=BF; ②△PAE能否由△PFB绕P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到?若能,加以证明,并写出旋转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至三年级新课程内容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发展思维课题
小学数学七种教法指导
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除法单元教材教法分析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改
八个方面解读小学数学新课程
小学数学六年级解数学应用题基本思考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材教法
运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的导入
2011—2012学年度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材教法
对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自我解读体会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意五个问题
小学新课程标准简介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训练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
如何教好小学数学几何
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搞数学教学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