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2
收藏
《四边形》2014最新数学基础八年级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等腰梯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B)平行四边形的邻边相等. (C)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四条对称轴. (D)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长乘积的一半. 2.在□ABCD中,AB=3cm,AD=4cm,∠A=120°,则□ABCD的面积是( ). (A) (B) (C) (D) 3.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的长为( ). (A)1 (B)2 (C) (D) 4.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等于腰长,则腰与下底的夹角为( ). (A)120° (B)60° (C) 45° (D)50° 5.课外活动时,王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形状的风筝,其面积为450cm2,则两条对角线所用的竹条至少需( ). (A) (B)30cm (C)60cm (D)
二、填空题 6.如图,若□ABCD与□EBCF关于B,C所在直线对称,∠ABE=90°,则∠F=______. 7.已知菱形ABCD的面积是12cm2,对角线AC=4cm,则菱形的边长是______cm. 8.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ABC=45°,则点D的坐标为______. 9.在正方形ABCD中,E在AB上,BE=2,AE=1,P是BD上的动点,则PE和PA的长度之和最小值为___________. 10.如图,矩形ABCD的面积为5,它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1,以AB,AO1为两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1O1,平行四边形ABC1O1的对角线交于点O2,同样以AB,AO2为两邻边平行四边形ABC2O2……依此类推,则平行边形ABCnOn的面积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1.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AD上,且AF=CE,求证:AE=CF. 12.如图,在矩形ABCD中,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D边于点E,连接BE,过C点作CF⊥BE,垂足为F.猜想线段BF与图中现有的哪一条线段相等?先将你猜想出的结论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加以证明. 结论:BF=______. 证明: 13.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E处,BE与AD交于点F.
(1)求证:△ABF≌△EDF
(2)若将折叠的图形恢复原状,点F与BC边上的点M正好重合,连接DM,试判断四边形BM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4.如图,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点E,F,G,H分别是DB,BC,AC,DA的中点,求证:线段HF、线段EG互相平分。 15.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C=90°,点E为CD的中点,点F在底边BC上,且∠FAE=∠DAE.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二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题型归纳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5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科学记数法
初一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有理数及其运算
加减法的关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特色介绍教案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新课标)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数轴
合理安排时间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新课标四下)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多项式知识点复习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5年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有效数字
画方位图(新课标)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混合运算法则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2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要点:相反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新课标三下)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
2015初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要点指导:正数和负数
2015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知识点:第二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新课标三下)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分米的认识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数学知识点资料整理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平移与平行》教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新课标四下)
初一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复习要点:有理数乘方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