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收藏
教学内容: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 (例5及“做一做”、以及练习二中的3、5、6、7题)
教学建议: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触了千米,并明确了千米与米的进率,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
这里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教学时,应注意出示例5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组织反馈,并在全班交流填写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当然,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做一做中安排的内容是在数轴上填写合适的数,涉及到千米和米的换算。
练习中的第5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例如,可以从邮局出发途经学校、医院最后到体育场(公园)是1千米。也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学校到邮局不到 250米,差不多有200米,所以校途经邮局、少年宫到体育场(公园)也是1千米。教学中,不要仅仅关注结果,要多给学生说理的机会。
第6*题,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时间的计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知道从8时到12时是4小时(如数钟面刻度、用减法计算等)。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80×4、308÷4
等式题,可以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如果有的学生会计算80×4,也是应该鼓励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千米和米之间 的进率关系,并且学会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2.通过“换算”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使学生有序地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单位换算过程中的推算过程。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后反思
《分数的再认识》教后反思
《数松果》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教后反思
《有几块积木》教学反思
《动物聚会》教学反思
《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送温暖》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质量检测反思
三年级上册解决《某种方式的合理性及合算性》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东南西北》教学反思
《地图上的方向》教学反思
《比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期终质量检测反思
《百分数的意义》教后反思
《大树有多高》教学反思
《角的大小对比》教学反思
《美丽的对称图形》课后反思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谁的手儿巧》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认识简单的分数》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反思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教后反思
《分数除法》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