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6
收藏
教学内容: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 (例5及“做一做”、以及练习二中的3、5、6、7题)
教学建议: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触了千米,并明确了千米与米的进率,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
这里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教学时,应注意出示例5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组织反馈,并在全班交流填写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当然,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做一做中安排的内容是在数轴上填写合适的数,涉及到千米和米的换算。
练习中的第5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例如,可以从邮局出发途经学校、医院最后到体育场(公园)是1千米。也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学校到邮局不到 250米,差不多有200米,所以校途经邮局、少年宫到体育场(公园)也是1千米。教学中,不要仅仅关注结果,要多给学生说理的机会。
第6*题,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时间的计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知道从8时到12时是4小时(如数钟面刻度、用减法计算等)。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80×4、308÷4
等式题,可以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如果有的学生会计算80×4,也是应该鼓励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千米和米之间 的进率关系,并且学会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2.通过“换算”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使学生有序地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单位换算过程中的推算过程。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17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1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比一比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34
小学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物体分类教案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36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测试试题质量分析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一数3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30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32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3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37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一数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33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31
人教版:《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三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26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19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24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11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22
人教版:《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一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15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25
一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比一比》教学设计二
北京小学第一册数学教案7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比一比1
人教:《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一(3)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